清仓! 无印良品多地关店,官方回应! | BUG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BUG》栏目 闫妍

  近日,MUJI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掀起了一股“闭店潮”,上海、苏州、烟台、长沙等多地门店相继宣布闭店。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该品牌还在济南、武汉等地陆续撤出了多个商业点位。

  其中,无印良品世茂工三店也受到了此次“闭店潮”的波及,有网友在社交媒体爆料称,该门店将于8月31日终止营业。《BUG》栏目实地探访发现,店内已启动闭店清仓活动:当季商品普遍以6-8折促销,并设有多处特价专区。

  一位店员确认了8月底即将闭店的消息。谈及闭店原因,该店员表示,“一开始这边挺盈利的,但后来不那么盈利了,加上三里屯那边新开了一家店,两家离得太近互相影响,公司就决定关闭我们这家了。”

  对于上述消息,《BUG》栏目向MUJI无印良品官方进行求证,对方表示,“个别的闭店只是MUJI基于经营效率进行的正常调整,面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的挑战,MUJI会对经营效益不佳的门店做出取舍。MUJI中国目前坚持每年开40家左右门店,3月1日至今MUJI新开了15家店铺。”

  全国多门店宣布关闭,已开启最后清仓

  近日,MUJI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掀起了一股“闭店潮”。

  据网友爆料及媒体报道,无印良品旗下上海浦江欢乐颂店、三里屯世茂工三店、苏州泰华店、烟台振华商厦店、长沙泊富国际广场店等多家门店陆续宣布闭店。今年以来,无印良品还在济南、武汉等地相继撤场,部分门店甚至已运营近十年。

  《BUG》栏目实地探访无印良品世茂工三店,其门店前已经张贴出了“闭店通知”。该通知写道,“很遗憾通知大家,MUJI世茂工三店即将关闭,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我们在这个城市还设有34家门店,诚意邀请您到店选购。”

  工作日上午,店内客流稀疏,仅有几位顾客在挑选商品。店铺已全面启动闭店清仓活动,醒目的“闭店特惠”标识随处可见,大部分商品以6-8折出售,个别款式甚至出现“折上折”的促销,也就是在现有折扣基础上再享2件以上10%~20%OFF。

  门店内还设置了多处特价专区,上方贴有醒目的“特价商品100元-200元”“特价商品200-300元”标签。然而,《BUG》栏目发现,这场闭店清仓实则暗藏玄机——品牌最具代表性的汉麻四件套、柔软靠垫等明星产品并没有参与此次闭店特惠活动。

  其中,部分货架已被扫荡一空,尚有余货的区域也七零八落,店内弥漫着一种告别的气息。在清仓区,一位正在选购的顾客谈道:“价格确实很划算,还通知了朋友下班之后过来淘一淘,但想要的都不打折,还有不少商品已经断货了。”距离正式闭店还有一段时间,据店员表示,“现在我们的食品库存都已经清掉了。”

  官方回应:基于经营效率进行的正常调整

  近两年,MUJI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口碑“滑铁卢”。

  曾几何时,主打设计美学和极简主义的无印良品是无数中产群体的心头好,甚至代表了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态度。但在近几年的中国市场,无印良品的发展多少显得步履艰难,多次传出闭店、降价传闻,有关“为什么大家不买无印良品”的话题还多次登上了微博热搜。

  这家以“良品”自居的品牌,还在质量问题上频频翻车。在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以“无印良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能够看到2300多条投诉,“产品质量”“售后态度”“服务体验”等问题都成了投诉“重灾区”。

  谈及闭店原因,世茂工三店一位店员表示,“其实一开始这边挺盈利的,但后来不那么盈利了,加上三里屯那边新开了一家店,两家离得太近互相影响,公司就决定关闭我们这家了。”

  至于闭店后的员工去向,该店员表示还存在不确定性:“没有谈赔偿,我们可能会被调到其他门店,但不一定会去三里屯那家新店。”谈及未来的工作安排,她的语气中也透露出些许迷茫和无奈。

  “我们现在就是一边在关店,一边在开店。”上述店员简要概括了无印良品目前战略调整的状态。无印良品在三里屯商圈上演的“关旧开新”并非孤例,而是该品牌整体战略布局的变化开端——一边悄然合上业绩欠佳的门店帷幕,一边在核心商圈重金打造规模更大的旗舰新店。

  对此,MUJI无印良品官方向《BUG》栏目表示,“个别的闭店只是MUJI基于经营效率进行的正常调整,面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的挑战,MUJI会对经营效益不佳的门店做出取舍。”

  “MUJI中国目前坚持每年开40家左右门店,MUJI希望能持续开旗舰店,是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方式的体验。3月1日至今,MUJI新开了15家店铺。”无印良品(MUJI)官方表示。

  平替品牌围剿,溢价空间被大幅压缩

  中国是MUJI无印良品最大的海外市场,也是除了日本本土之外的第二大营收支柱。据报道,截止2024年8月,MUJI无印良品在国内的门店总数超过400家。

  为争取中国市场,此前MUJI无印良品在中国推出了包括降价、推出联名产品、增售宠物用品、即时零售等业务。2023年,在上海开出了全球首家农场概念店;2024年,又在北京开出提供品牌入华以来最完整商品群的旗舰店,作为本地化探索的重要一环;2025年,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的挑战,采取了上述谈到的“关旧开新”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从财报来看,MUJI无印良品的主动求变取得了一定成效。据其母公司良品计画的财报,在截至2025年5月31日的九个月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9.2%至591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87.1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1%至435.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17亿日元)。

  MUJI无印良品中国首席市场执行官吴姝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24年9月,中国大陆地区已实现连续9个月的同比增长。”并谈到,“目前,除日本之外,MUJI只有在中国市场拥有从开发到生产的完整供应链。”

  嘉世咨询合伙人李应涛向《BUG》栏目表示,MUJI无印良品此次大规模闭店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点:

  一是,租金与客流的严重错配。无印良品部分门店早期进驻了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在租约到期后面临租金大幅上涨的状况,而实际客流却难以支撑成本。同时,城市商业格局的变化使得传统商圈客流被新兴商圈分流,最终导致单店盈利模型的恶化,也就是客流无法支撑租金的情况。

  二是,门店网络过度饱和。该品牌在华扩张高峰期曾拥有400多家门店,部分区域布局过于密集。这种同区域门店间的“内耗”,直接导致单店客流分散、同店销售额持续下滑,最终使得单店盈利模型难以维系。

  三是,线上、线下平替品牌的围剿。在线下,名创优品、小米之家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凭借更低的价格、更快的产品迭代速度,直接蚕食了无印良品的线下市场份额;在线上,网易严选等电商品牌的崛起,进一步分流了其核心客群,再加上各大电商平台上白牌商家的崛起,这些依托本土供应链优势的线上商品,以极致性价比彻底解构了无印良品“设计+品质”的传统优势,使得无印良品原有的产品溢价空间被大幅压缩。

  对于MUJI无印良品今年在华战略的调整,李应涛分析表示,“从财务方面来说,本质上是为了减轻自身的财务负担,关闭一些低效的店铺,然后集中资源做高坪效的旗舰店,从规模扩张转向盈利优先;从更长期的目标来看,是在做本地化的改革,获取一定战略调整的空间,通过减少亏损的包袱,将预算投入到本地化商品的开发、供应链的降本增效等大方向的调整。”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