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29日讯(记者 彭科峰)今日晚间,光大银行正式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至上半年末,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9.18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454.32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4.43亿元其他收入100.43亿元;实现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
在同期举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光大银行行长郝成、副行长齐晔、刘彦等就房地产领域贷款、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科技金融等话题和投资者进行了交流。
支持房地产领域健康发展,上半年个人按揭贷款较年初增长2.4%
光大银行相关高管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达72385.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95.70亿元,增长4.02%;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40840.7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01.68亿元,增长3.82%;存款余额42531.8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74.95亿元,增长5.39%。
“我行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优化资金供给,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其中,在科技金融赋能科创企业方面,注重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170.3亿元,较年初增长9.88%。”光大银行行长郝成指出,该行还聚焦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7.61%、19.11%,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5.6%。
对于业内关注的房地产贷款问题,郝成介绍,上半年,该行通过多种手段支持房地产领域健康发展,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批复项目343个,实现投放1133.48亿元;落地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等“三大工程”项目;个人按揭贷款较年初增长2.4%,投放金额较去年同期多162亿元。
此外,郝成还介绍,该行始终注重资产质量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完善信贷政策和行业研究体系,深入推进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主动压降高风险业务,严控新增不良。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率1.25%,与年初持平。
科技金融将投早、投小 三大角度支持提振消费
会议期间,对于业内关注的科技金融问题,光大银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刘彦进一步指出,今年,根据国家关于科技金融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已迭代制定了光大银行科技金融工作方案的2.0版,着力构建科技金融品牌,明确突出了投资早投、小投、长投、硬投的导向。
“光大银行聚焦四个专业特色的曲线,分别是重点标间客群、重点行业赛道、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以支持国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控制生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刘彦表示。
对于目前市场关注的金融助力提振消费问题,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明确表示,下一阶段,光大银行的零售业务将从三方面入手支持提振消费。其一,是加大信贷的支持力度,重点做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相关工作,目前该行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相关功能将会很快上线,相关信息很快将在官方渠道发布,同时也将继续丰富信贷产品货架,合理支持个人客户消费,着力发展消费金融。
其二,是拓展消费场景广度。光大银行将聚焦文旅、“以旧换新”等消费场景,加强与重点平台的合作,扩大服务覆盖面。
其三,是提升金融服务温度。未来光大银行将进一步强化支付便利与安全,完善全流程风险防控,优化线上APP以及线下网点建设,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对于下半年的工作安排,郝成表示,将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深入落实“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加大项目储备和投放力度,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同时,夯实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同时,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促进降本增收,将坚持存款量价平衡发展,强化公私联动,增加高质量存款。精简费用开支,压降经营成本,优化成本收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