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大动作!分拆210亿元独角兽赴港上市,持股降至三成以上,斑马三年亏损26亿

斑马智行曾为阿里巴巴的子公司,自2024年12月27日起不再纳入集团并表范围。截至公告日期,阿里巴巴持有斑马智行约44.72%的股份。分拆完成后,阿里巴巴将继续持有斑马智行超过30%的股份,斑马智行仍为权益法被投资方。

阿里巴巴8月21日发布公告称,拟议分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斑马或斑马智行)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01

阿里宣布子公司分拆上市

根据招股书,阿里巴巴、浙江天猫、淘宝中国、杭州灏月、上汽、嘉兴瑞佳及上海赛为是斑马智行的控股股东,阵容可谓豪华。

斑马智行曾为阿里巴巴的子公司,自2024年12月27日起不再纳入集团并表范围。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阿里巴巴通过上海赛为、浙江天猫、淘宝中国及杭州灏月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44.72%份额、控制40.17%的投票权;上汽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34.34%份额、控制37.16%的投票权。分拆完成后,阿里巴巴将继续持有斑马智行超过30%的股份,斑马智行仍为权益法被投资方。

此前一天,港交所披露了斑马智行的上市申请文件,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斑马智行在招股书中透露,本次IPO募资金额将用于加强研发投入、增加中国市场份额、拓展全球市场、支持业务收购及扩张计划,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斑马智行成立于2015年11月,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发起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该公司专注于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及解决方案研发,主要面向汽车和交通行业提供三类核心解决方案,斑马网络基于自研AliOS打造了智能汽车开放平台斑马智行,为车载硬件提供底层操作系统支持。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涵盖语音交互、视觉感知等人工智能能力。车载平台服务则整合支付、导航、应用生态等数字化服务功能。

2018年9月,斑马智行宣布获得超16亿元的首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国投创新领投,云锋基金、尚颀资本跟投,是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融资。2021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上汽集团、国投招商、云锋基金等四大股东联合向斑马智行增资30亿元人民币。

斑马智行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斑马智行的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三年亏了约26亿元。

在毛利率方面,2022-2024年,斑马智行的毛利率分别为53.9%、46.4%、38.9%。三年来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在研发投入上,斑马智行2022-2024年分别产生研发开支11.11亿元、11.23亿元及9.80亿元,合计32.14亿元。

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斑马智行还存在应收账款高企的问题。截至2022年、2023年、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3月31日,该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4.31亿元、3.95亿元、3.88亿元及3,75亿元。于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55.9天、183.3天、187.7天及265.6天。2022年至2024年期间,周转期保持相对稳定,出现小幅波动乃由于收入确认和客户付款的时间不同。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至265.6天,主要归因于期内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收入基数较低。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按2024年收入计算,斑马智行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货商。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同样排名第一。该公司是中国仅有的两家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货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将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车载平台服务三大智能汽车核心体验支柱无缝整合的企业。目前已与上汽、一汽、南北大众等车企合作,覆盖10余个汽车品牌、40多款车型,服务超过100万辆智能汽车。

斑马智行能够取得当前的成绩,有赖于其控股股东阿里巴巴、上汽集团。

2022年至2024年,斑马智行的第一大客户均为上汽集团,主要向上汽集团提供综合软件解决方案及许可服务,从上汽集团获得的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7%、47.4%、38.8%。

2022年至2024年,斑马智行的第一大供应商均为阿里巴巴,主要向阿里巴巴采购云服务、软件服务及共享服务,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3.5%、58.4%、50.5%。

02

赛道升温,资本涌动

随着汽车“智能化”成行业共识,智能座舱赛道竞速持续升温。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至2024年间,我国市场前装标配座舱域控的乘用车累计交付量(不含进出口)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7%;仅今年前五个月,交付量就达到301.64万辆,同比增长53.52%,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35.58%。

车企与供应商纷纷加快技术落地和产品推新,力图在智能座舱新一轮竞速中抢占先机。例如,吉利发布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 与可大规模上车的超拟人情感智能体;千里科技联合阶跃星辰面向AI Agent原生打造的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德赛西威推出第五代智能座舱平台并获理想汽车新项目订单;极豆科技发布自研极豆沧海大模型等。

极豆科技CEO汪奕菲表示,用户端对智能座舱的使用习惯尚在形成中,技术竞速的背后,是对用户心智的加速抢占。

产业火热的当下,资本节奏亦在提速。今年以来,包括斑马智行在内,已有4家智能座舱赛道企业积极筹备赴港上市,背后不乏头部大厂与地方国资身影。镁佳股份聚焦“智能座舱+X域控解决方案”,其D+轮融资投后估值达9.3亿美元;四维智联估值超40亿元,得到腾讯、滴滴、蔚来资本等押注;博泰车联网则由苏宁、小米及多地国资控股,今年3月递表港交所,并于近期成功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一级市场亦热度不减,加速“吸金”。智驾系统独角兽天瞳威视于今年7月宣布完成5亿元D轮融资,汽车电子芯片企业芯擎科技也在本周宣布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多地国资产业基金参与其中。

随着全球智能汽车市场以6.9%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中国智能座舱市场预计在2030年达到3274亿元规模,斑马智行选择的赛道未来前景广阔。

业内人士指出,斑马智行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将其技术优势转化为持续盈利能力,值得关注。

投稿、商务合作,可联系:xcf@stcn.com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