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创新赴港上市收到证监会反馈意见:股权代持引关注,需说明闯关A股IPO被罚整改情况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专题:人均消费达138元 巴奴毛肚火锅冲击港股IPO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飞速创新收到证监会关于本次境外上市的备案反馈意见,具体反馈如下:

  一、请补充说明你公司及子公司经营范围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领域,本次发行上市前后是否持续符合外资准入政策要求。

  二、你公司股东及股权激励计划曾存在股权代持情形,请列表说明代持双方名称、代持股权比例,代持起止时间、解除代持方式,并结合被代持方在代持期间的任职情况,按照《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境外发行上市类第2号》相关规定进一步说明形成股权代持原因的真实性、演变情况、合法合规性、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股权代持期间被代持方是否属于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持股的主体(包括是否违反竞业禁止规定)。

  三、请补充说明最近12个月内新增股东入股价格的合理性,该等入股价格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就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

  四、请补充说明各员工持股平台是否存在预留权益或尚未授予的权益。

  五、请补充说明国有股东履行国有股东标识管理等国资管理程序的进展情况。

  六、请补充说明你公司开发、运营的网站、APP、小程序等产品情况,收集及储存的用户信息规模、数据收集使用情况,是否涉及向第三方提供个人用户信息,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

  七、请补充说明你公司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及合规运作情况。

  八、请补充说明你公司前期A股申报及被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情况,相关问题整改情况,是否构成本次发行上市的障碍。

  九、请补充说明本次拟参与“全流通”的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被质押、冻结或其他权利瑕疵的情形。

  曾闯关深交所失败,IPO违规被罚

  公开资料显示,飞速创新主要专注于网络通信领域核心设备及通用配件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2023年2月28日获受理,计划融资13.54亿元,经历了两轮审核问询,2024年2月公司和中介机构还回复了第二轮问询,但最终在2024年5月撤回了IPO。

  2022年7月5日,飞速创新递表深交所主板,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经过两轮审核问询函之后,公司于2024年5月主动撤回,不到2年时间A股IPO进展宣告失败。

  然而,即便主动撤回,但今年1月10日,深交所披露了三份监管函,涉及飞速创新申报IPO过程中存在相关违规行为。

  据深交所现场督导发现,一是飞速创新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未能准确显示前台商城产品销量、评论数据等信息;二是公司自2023年6月起才完整保存半年内的系统操作日志,问询回复与实际情况不符;三是公司未对反结账、反审核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具备财务系统操作权限的员工可以无需审批直接进行反结账、反审核操作,反映出公司财务系统相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问询回复与实际情况不符。

  飞速创新作为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未能保证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上述情形违反了相关规定。同时,飞速创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向伟,违反诚实守信义务,未能督促发行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未能保证招股说明书等申报文件和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重要责任。

  鉴于根据《审核规则》第七十二条、第七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决定对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伟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项目保荐人招商证券及保荐代表人杨猛、刘兴德被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项目申报会计师德勤华永所及项目签字注册会计师方少帆、林希倩被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此次赴港上市,飞速创新的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和招商证券国际,阵容可谓豪华。

  据招股书及天眼查显示,飞速创新成立于2009年4月,公司从事网络通信领域核心设备及通用配件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已开发超过8万个SKU的核心设备及通用配件,主要产品包括光模块及高速线缆、网络设备、光纤跳线及尾纤、光纤配线管理产品、光传输设备、铜缆综合布线产品、测试仪器及工具等。

  增收不增利,营收增长背后的利润隐忧

  从营收数据来看,飞速创新在过去几年呈现出稳健增长态势。2022-2024年,其收入分别为19.88亿元、22.13亿元、26.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4.6%。这一成绩在全球网络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19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62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1%)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公司营收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然而,净利润方面却出现了波动。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65亿元、4.57亿元、3.97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3.5%。在2024年光模块行业整体业绩显著增长,15家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增长48%,归母净利润录得122%同比增速的情况下,飞速创新的利润下滑格外引人注目。

  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或许是销售和分销费用的大幅增加。2022-2024年,飞速创新销售和分销费用分别为2.7亿元、3.39亿元、4.88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从13.6%攀升至18.7%,其中广告和宣传费用在2024年更是突破1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发投入虽也有所增长,但占比相对稳定且较低。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9982.4万元、1.10亿元、1.44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0%、5.0%及5.5%。与同样赴港上市、业务规模相当的剑桥科技相比,剑桥科技2024年研发支出4.09亿元,占营收比例为11.19%,远高于飞速创新。这不禁让人担忧,在竞争激烈的网络解决方案市场,研发投入不足是否会影响飞速创新的长期竞争力与产品创新能力,进而制约未来的利润增长。

  毛利率高企引发的真实性争议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飞速创新的毛利率分别为45.4%、49.4%和50.0%,这一数据远超行业均值,深交所此前也曾对此提出质疑,对其财务真实性存疑。

  高毛利率背后,是公司独特的业务模式。飞速创新自有品牌产品采用第三方供应商贴牌生产模式,且拥有电商平台提供订单管理、售后客服等服务,更偏向于跨境电商性质,而非传统通讯设备制造公司。这种模式下,高毛利率是否可持续,是否真实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水平,仍需打一个问号。若未来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商合作出现问题,或者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高毛利率可能难以维持,进而对公司利润和估值产生负面影响。

  边分红边募资也引发质疑

  在此次港股递表前的五天,5月22日,飞速创新举行了股东大会,并审议及批准2024年现金股息分派计划,将向现有股东选派现金股息每10股未上市股份人民币5.56元。招股书显示,飞速创新的股本为3.6亿股,换言之,公司此次现金分红的金额为2亿元,分红金额占2024年净利润的50.38%。

  招股书显示,向伟持有公司56.65%的股权,同时还通过宇轩稳健、宇轩进取、宇轩成长间接控制公司4.51%的股权,合计控制飞速创新61.16%的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也就是说,向伟此次分红超过1亿元。

  更早之前,飞速创新还于2022年分红6000万元,2020年分红9000万元。

  声明:本文由AI大模型生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