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新规”之下,头部助贷机构依旧在全力向前,但各自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8月20日,信也科技公布了其二季度的财报数据,财报显示,信也科技第二季度净收入为35.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4%;净利润为7.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5%。
其中,贷款促成服务费贡献了主要的营收增量,净收入为15.15亿元,同比增长36.4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交易规模扩大及平均服务费率提升。从规模来看,在贷款余额方面,二季度规模为7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1%。其中,国内为754亿元,增长17.4%;海外为21亿元,增长50.0%。
在三大主要的助贷机构中,除了信也科技以外,奇富科技今年上半年同样增幅显著,总计贷款余额为1400.80亿元,同比增长13.4%。而乐信则出现了下滑,以本金计算的贷款余额为1060亿元,同比下降8.1%。
横向比较三大头部助贷机构上半年的财报,记者读出了不同的关键词:对信也来说是“海外”,对乐信来说是“电商”,对奇富来说则是“科技”。
三家机构,三个方向
从信贷服务的角度看,奇富科技依旧是行业龙头,并且依旧保持着较强的增长动能,累计借款人数超过6000万人,同比增长12.3%,并且用户黏性较强,金融机构通过奇富科技发放贷款的重复借款人贡献率为93.8%。
二季度,奇富科技净收入为52.16亿元,同比增长25.38%;净利润达到17.31亿元,同比增长25.72%,总促成与发放贷款金额达846.0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16.1%,但较上一季度下降4.8%。
乐信总营业收入为35.8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第二季度下降1.5%;净利润达5.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总放款规模达530亿元人民币。
从信也科技的财报中可以发现,中国依旧是其最主要的市场,但海外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从营收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国际业务收入达7.96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41.5%,占当季总收入的22.3%。
在业务层面,二季度,信也科技的总交易量为54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0.9%。其中,中国大陆市场的总交易量为5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9.5%;而海外市场的额交易量为3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9.1%。在贷余额方面,二季度总计7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1%。其中,国内为754亿元,增长17.4%;海外为21亿元,增长50.0%。
在国内市场,截至2025年6月30日,信也科技累计注册用户数达1.809亿,较2024年同期增长11.5%;累计借款人数达2790万,较2024年同期增长7.7%。而在海外市场,信也科技仍在迅速扩张。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注册用户数达4280万,较2024年同期增长47.1%;累计借款人数达870万,较2024年同期增长55.4%。
乐信的增长亮点则在于其电商业务。财报显示,二季度,乐信分期电商平台GMV达20.2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33亿元大幅增长117%,服务超46万用户和约180家商户。
但是电商板块的业务增长仍处于早期,还未能支撑整体业绩,其分期电商平台服务在二季度的收入为4.8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11.5%。
事实上,二季度乐信整体收入的下滑,主要由信贷相关板块收入减少导致。二季度,乐信总营业收入为35.8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第二季度下降1.5%。其中,信贷促成服务收入为22.7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第二季度下降15.0%。该项减少主要源于表外贷款年化利率(APR)的下降,以及提前还款行为的增加。
此外,乐信的不良率为3.1%,为三家中最高。
对于奇富科技来说,其科技能力的边界在不断提升。截至二季度末,奇富科技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信贷决策引擎和资产分发平台累计赋能了165家金融机构。二季度,总促成与发放贷款金额达846.0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28.64亿元增长16.1%;其中,轻资本模式,即智能信贷引擎“ICE”及全技术解决方案下的贷款金额为350.32亿元,占总量的41.4%。
助贷新规下,重资本模式“卷土重来”
今年4月发布的“助贷新规”的影响力在助贷机构二季度的财报开始显现,并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4月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 “助贷新规”),涉及两种助贷机构的业务模式,一是纯科技服务的“轻资产”助贷模式;二是涉及融资担保服务的“重资产”助贷模式。
其中对助贷行业影响较大的内容,一是要求强化商业银行总行对互联网助贷业务的管理责任,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加强合作机构准入管理、规范成本费用管理、强化自主风控等。二是要求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且不得超过24%的司法保护上限,压缩了助贷机构的利润空间。
乐信首席财务官郑锡贵在电话会议上指出,二季度,由于“助贷新规”,轻资本业务的资金供应减少,导致轻资本和重资本模式的资金成本均有所上升。为了抵消这种影响,乐信主动调整了业务组合,将更多贷款量从轻资本模式切换到重资本模式。在第二季度,轻资本模式占GMV(商品交易总额)的20%,较第一季度的27%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智慧助贷平台(“分期乐”)的贷款减少。重资本模式的比例从第一季度的73%增加到80%。
乐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肖文杰也认为,助贷行业已经受到“助贷新规”影响。“在短期内,我们观察到资金供应收紧,导致二季度资金成本的上升;并且,一些风险指标经历了小幅波动,比如,催收率确实有所下降”,他表示。
对此,乐信收紧了风险管理策略,即新客户的风险审批标准,以应对新风险的下行趋势;对于存量贷款的账龄,改进了贷款还款的提前提醒,以降低首日逾期率。此外,对易受行业率波动影响的客户实施了针对性措施,比如,降低和暂停其信用额度等措施。
奇富科技CEO吴海生在业绩发布会上也对“助贷新规”进行了回应,他表示,鉴于持续的行业调整,将把风险管理作为首要任务,对贷款发起和撮合采取更谨慎的态度,这可能意味着第三季度规模会有所收缩。
奇富科技首席财务官徐祚立认为,受“助贷新规”影响,业务结构可能会出现变化。“你可能会继续看到业务从ICE(智能信贷引擎,“轻资本模式”)向其他部分转移,但同时,由于收紧了整体风险管控,其他部分可能也会出现一些环比下降。最终,组合很可能从轻资本端向重资本端转移,但幅度不会很大”,他表示。
上述两家机构也均加强了拨备以增加风险缓冲,乐信在二季度将拨备增加了13.6%,达到10.4亿元人民币,使拨备覆盖率达到了270%。奇富科技则更是将其拨备覆盖率提升到了662%的历史高位。